睪丸癌 年輕男性最易罹患的癌症
黃頂立 DEENG-LIH HUANG, Ph.D.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有機化學博士
E-mail: dh459@columbia.edu
(電腦字數統計:中文字 1,128,英數字 94;有 1 個表)
如果人生舞台劇只是些可預期的情節,那未免太枯燥乏味。所以不可預期的情節可使人生舞台劇更精彩美妙。而不接受宿命、勇於向不可能或不可預期的情節挑戰,不管成功與否,這個過程都將使人生舞台劇發光綻放出生命的火花。最近美國自由車選手阿姆斯壯,一個戰勝睪丸癌的病人,在世界著名的三星期環繞法國自由車賽中,以旺盛的生命力與鬥志向不可能的情節挑戰,在 1999 年 7 月 25 月擊敗眾多頂尖好手勇奪冠軍,使生命發光綻放出火花。
談到睪丸癌 (testicular cancer),很多人也許不知道睪丸癌是 15-35 歲男性最易罹患和 35-39
歲男性第二易的癌症。如果沒早診斷治療,容易廣泛擴張而威脅生命。不過好消息是,睪丸癌是現代醫學戰勝癌症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只要及早發現,幾乎都可治療好。在 1970
年代睪丸癌的存活率只有約 10%,現在則是大於 95%。而要及早發現,男性可效法女性自我檢測乳癌般,可以每月用手指觸摸睪丸看有無腫塊或硬瘤。治療睪丸癌有四種選擇:手術切除癌腫瘤,幅射療法,化學療法,和骨髓移植。
劍橋大學的戴維思 (TW Davies) 等人在 1996 年英國癌症期刊 (Br J Cancer)
一研究,顯示有隱睪症 (睪丸沒下降) 者會增加 2.36-21.9 倍(平均 7.19
倍)罹患睪丸癌的風險。而即使手術使睪丸下降,罹患風險還是有這麼高。多喝牛奶也會增加罹患風險 [每多四分之一品脫(約 142 cc)增加 39%]。
克勞佛 (RD Crawford) 在 1998 年醫學假設期刊 (Med Hypotheses)
指出,鐵缺乏可能會增加睪丸癌。
倫敦衛生學和熱帶醫學院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的思我得摟 (AJ Swerdlow) 等人在 1999 年英國癌症期刊 (Br J Cancer) 對 60
對雙胞胎的對比研究(每對雙胞胎中只一位有睾丸癌,而另一位則沒有),顯示除了隱睪症外,手腳較長也會增加罹患睪丸癌的風險。
最近一些研究顯示睪丸癌和出生的年代有關聯。哥倫比亞大學的麥可氣而男
(JM McKiernan) 等人,在 1999 年八月泌尿學期刊 (J Urol),顯示美國白人的睪丸癌由 1973 年的每十萬人有 3.61 人,增加 51% 至 1993 年的 5.44 人。同時罹患的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聖安東尼哦布魯克陸軍醫學中心 (Brooke Army Medical Center in San Antonio) 的湯普生 (IM Thompson) 等人在 1999 年四月泌尿學期刊 (Urology),對美國國防部的資料研究,顯示美國現役軍人的睪丸癌罹患率還比一般人高,由 1988 年的每十萬人有 8.62 人,增加 78% 至 1996 年的 15.38 人。
相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加拿大,加拿大疾病控制中心的劉 (S Liu) 等人在 1999 年 5-6 月的加拿大公衛期刊 (Can J Public Health),顯示加拿大的睪丸癌由 1969-1971 年的每十萬人有 2.8 人,增加 51% 至 1991-1993 年的 4.2 人。其中較年輕的罹患率增加特別多,1959-1968 年出生者的羅患率是 1904-1913 年出生者的二倍。
丹麥國家研究基金會和國家大學醫院的莫勒 (H Moller) 和史卡開巴克 (NE Skakkebak) 在 1999 年英國醫學期刊
(BMJ) 一研究,顯示低生育力男性較易罹患睪丸癌。他們對 514
名睪丸癌病人和 720 名無睪丸癌對照組研究,發現有一個子女或有能力使女性懷孕的男性,比無此能力的男性減少 37%
睪丸癌的罹患風險。每多一個子女,罹患風險會再減少。低生育力男性比相同年齡有預期子女數的男性,會增加 98%
睪丸癌罹患風險。不過子女數比預期的生更多,對睪丸癌並沒有保護的作用。
睪丸癌或許會使男性尷尬,但因尷尬而使人生舞台劇無法發光綻放出生命的火花將更令人遺憾。所以男性可不要疏忽睪丸的健康,尤其是有睪丸癌危險因子的男性。
表一:睪丸癌的危險因子
隱睪症 (睪丸沒下降,不論在嬰孩期或成人期) |
15 至 40 歲 |
白種人 |
母親懷孕時使用雌激素 |
生於較富裕家庭 |
有睪丸癌家族病史 |
手腳較長 |
低生育力 |
(Written on
07/28/1999.)
©
Copyright 1999-2002 DEENG-LIH HUANG. All rights reserved.
Posted
on 01/11/2002.
Disclaimer: 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文章內容是作者的責任,本網站或健康族股份有限公司和文章內容無關聯並對文章內容不負責任。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author.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uthor. This web site or Health Family Corporation have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have no responsibility over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邀稿
|